由AI创作的第一首“神曲”走红不到一个月,便被唱片公司与流媒体联合抵制下架,这并不是“赛博战役”的首次打响。
这首名为《Heart on My Sleeve》(《袖上之心》)的AI歌曲一经推出,便在 Spotify、TikTok 和 Twitter 吸引到超2000万播放量,一众自媒体对其进行二次创作。该歌曲走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创作者——“代笔人”账号克隆了知名说唱歌手Drake 和音乐人“盆栽哥” The Weeknd的声音,并沿用到创作当中。唱片公司很快对其采取法律行动,包括Spotify、Apple Music和Tidal在内的流媒体平台纷纷撤下该AI作品。
反观国内,一方面是AI音乐人被“克隆”得如火如荼,网友们圈地自嗨。B站上活跃着各类创作内容,AI孙燕姿版《下雨天》播放超83万、AI许嵩版《Lemon》播放超20万,让网友“眼前一黑”、“这一听就是亲自唱的”、“翻唱的歌曲能出几张专辑?”、“别太离谱”。
另一方面,AI技术的迭代致使原画师丢了饭碗的焦虑新闻不断、AI生成图片获索尼世界摄影奖。行业不得不陷入兴奋与恐慌的双重境地。用很短的时间,AI迅速入侵到多个行业,企业家们以此展开变革与创新,艺术家们却对此各执己见,这场“光速”袭来的技术革新当下进展至何种程度?具体到宣发、原画师岗位上,又发酵出怎样的形态?
走红的AI音乐创作,是共创还是恐慌?
面对未经授权的声音使用,海外市场迅速对作出反应。因《Heart on My Sleeve》一歌骤然走红,不少网友称其为“高质量单曲”。代表两位艺术家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集团认为其“既违反了我们的协议,也违反了版权法。流媒体平台应该确保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不会伤害艺术家。”
环球音乐让Spotify和TikTok下架,并在公告中表示:你们是想站在艺术家、粉丝、人类的创造性表达这一边,还是站在造假、欺诈、不给艺术家付款、否定艺术家的那一边?
音乐人们的态度则是两极分化,一部分像环球一样对未经允许的版权侵占嗤之以鼻,另外一些音乐人却自愿加入这场大型共创,前提是共赢。音乐人霍莉·赫恩登允许公司销售她的AI声音使用权,人们只要给钱就能让“她”唱各种歌。
歌手格莱姆斯在推特表示:只要能给版权费,她很乐意大家使用她的声音。“如果用我的声音做出成功的AI歌曲,那么我要分50%的版税。这个价格也是我和其他艺术家合作时商定的钱。别担心,请随意使用我的声音。不用担心法律约束。”
反观国内,目前未曾有作为主角的音乐人出现表态,网友们不仅自发性将喜爱音乐人的声音与喜爱经典歌曲做结合,还传授乐迷们如何制作生成这类AI音频。但随着大量音乐人的声音被使用,以及克隆音乐人歌曲的传播,未来关于“AI歌曲侵权”的命题必然会被公开提出与处理。
AI“代笔”,背刺原画师
音乐领域之外,原画圈对AIGC的争议更剧烈。
互联网公司从事动漫宣发的小梓的公司已经接入了AI系统,“但是都是制作方面的事情,目前还没看到实际应用。”小梓告诉娱乐独角兽,当下公司对AI的使用更多是在动画制作而非创作上,“因为内容最怕的就是抄袭。”
小梓能明显感知到,“ai绘画现在的舆情不太好,本质上还是因为‘抄袭’。”
游戏原画师是游戏美术的核心人员,负责设计游戏中的角色、场景、道具等。他们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绘画技巧和美学素养。AI绘画软件短短几秒钟生成的高质量图像,从效率角度就足以对原画师职业造成巨大冲撞,不少公司更开始使用 AI 绘画软件来辅助或取代原画师的工作,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和节省人力成本。
今年早些时候,心动网络创始人黄一孟在twitter上爆料,“最近和两个游戏团队聊天,团队一把原画外包公司给砍了,团队二把翻译外包公司给砍了。” 他说,“AI已经实际开始影响到很多人的工作岗位了。”有游戏美术外包公司的技术总监也透露,近一个月其所在公司已经裁掉了一半的原画师,因为“利用 AI 完成方案,工作效率至少能提升 50% 以上。”
有游戏行业人士发朋友圈感慨,称自己近期拜访了一家50人的原画公司,这家公司已经从过去的接单画图“降级”到给AI修图,甲方一天出了100多张AI角色,公司不得不“跪着接了单给AI打工”。甚至下个月也要砍20多原画人。
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家们已经奋起反抗,希望具有公信力的平台能够做好AI到来、保障创作者权益的准备。今年3月,德国艺术家鲍里斯·埃尔达格森的作品《虚妄记忆:电工》获索尼世界摄影创意类奖项。他最终拒绝接受该奖项,“想知道比赛是否为AI图像的参赛做好了准备。他们没有。摄影界需要一场公开的讨论:我们想把什么视为摄影,什么不是。”
摄影师北铭认为,AI是不能替代摄影师的,因为“AI没有灵魂,通过大量给予其别人的作品以完成训练,并依照“喂”给它的东西进行模仿的AI,会在一定时间后体现出其局限性与同质化,这也决定了它只会是一个工具。
无独有偶,国内LOFTER兴趣社区因3月初上线的一款头像生成器有使用平台原画师作品嫌疑,尽管在上线当晚,LOFTER就紧急发布了《关于“老福鸽画画机”功能的说明》,但仍有大批“太太”愤怒跑路。
相较于对AI原创性的质疑,AIGC现阶段仍然需要人类的辅助和修正。比如此前AIGC难以生成手部细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通常需要数以万计的图像样本才能使AIGC具备生成高质量手部细节图像的能力。但如今其已经很快改善了这点。
“限定辅助”的AIGC,正去往光明未来?
“已经大胆投身于AI内容创作的厂商,现在基本上都采取AIGC创作+人力设计师辅助微调的形式。大概百分之八十靠AI,剩下的由人工辅助精修。”一位游戏行业从业者冯保表示。
无论在赛事kv设计、轻拟物图标3d化、连续画面的分镜设计等各个领域,AIGC都在引领一阵变革,这阵变革自然也引领了公司战略层面的布局。比如蓝色光标就在这个月全面停止了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相关外包支出。转而采用AIGC。在邮件内容中,其称之为,“为遏制核心能力空心化的势头,也为了给全面拥抱AIGC打下基础。”
“提质暂且不论,增效绝对是显著的。比如具备大量细节的3d效果,通常需要长时间建模和渲染,一张成本大概在800-1200元,需要2到3天的时间来完成。而使用AI生成材质能大大压缩成本,时间也能压缩至2到3小时。”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开始落地AI绘画内容,冯保说。
有业内人士也曾表示,裁员也许只是开始。除原画师之外,下一个可能就是建模师。事实上,国内已有多个新兴职位正成为新晋热门岗位,包括通过优化规则、应用模型及植入产品的AI训练师。
同时,Prompt工程师(提示工程师)岗位也成为一大热门。提示工程师通过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帮助AI更好地理解需求,将复杂任务简单化来帮助企业的员工们使用AI工具提升生产力。据报道称,早在ChatGPT推出的一两个月之后,Prompt工程师就已经成为硅谷的热门高薪岗位。AI 研究公司 Anthropic 为提示工程师开出的薪水高达 33.5 万美元,后者每天的工作是编写5个不同的提示、与ChatGPT进行大约 50 次交互。对于提示工程师而言,相较于编程知识和机器学习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逻辑和审美。
娱乐独角兽检索招聘软件发现,国内已经有部分公司征聘这类岗位。通常既要求计算机相关专业,对线上线下AI模型有所涉猎,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创作能力,对电影艺术、流行乐乃至古典钢琴曲、漫画素面等绘画艺术均有涉猎。属于复合型人才。有趣的是,一位海外从业者表示最好的提示工程师是哲学家。“好的提示包括写出极其清晰的解释,并找出造成误解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误解。”
当下,大型游戏公司早已开始将AI相关技术应用于游戏中的智能 NPC、场景建模、AI 绘画、剧情与配音等方面。帮助NPC 获得更丰富的微表情、实现对雨雪天气的全局还原和细节处理帮助提高玩家沉浸交互体验。
过往AI在综艺节目制作的应用主要围绕舞台搭建、次元偶像、人工智能,如《2060》《跨次元新星》等。而今年已经能够看到更多元化与内容智能化的尝试,如在综艺《毛血旺》开始尝试使用chat GPT撰写台本。另有综艺制作人士透露,当下的AI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节目拍摄当中,有待未来探索与揭晓。当AI革新正从互联网科技巨头卷入各个赛道,当AIGC撞上降本增效浪潮,这阵迅猛来不及躲闪的浪潮终将持续席卷,行业或将以月度为周期,迎接一场场技术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