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要求VS抵触情绪,打工人面临“大考”
当AIGC已经成为确定性方向,那么,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就成为了打工人的生存法则。
与其被动焦虑,不如主动学习。最大程度释放AI的工具属性,借其提升自身工作效率,优化工作分配才是当下最应该把握的机会。
事实上,AIGC在技术上的无限延展力已经打通了多条创意内容的生产路径。
在图文内容生产方面,以ChatGPT为代表的辅助工具能够在信息整合、灵感提示等前期工作流程方面进行优化。
落实到方案设计前期准备工作上,安安结合节日内容策划方案的应用案例予以阐释。“这类策划方案在操作之前往往只有大方向,但却没有明确的主题。比如,植树节内容策划只是一个大方向,而保护植被、关爱地球就可以被认定为具体的主题。”
在确定主题前,安安会借助AI工具以关键词为核心进行信息搜索,“这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信息量,为方案撰写提供思路和背景信息。”从工作效率来看,安安认为,有了AI工具的帮助,至少能够帮助她压缩百分之七十的准备工作。
同时,在方案设计阶段,安安还会以提问、假设条件等强逻辑性的方式寻找灵感。“AI工具的学习能力很强,但前提是需要帮助AI理解题意,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对AI解释背景信息。”
在视觉设计方面,大福肯定了AI工具在生成素材、辅助拍摄等方面的表现能力。
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尤其是商品氛围图、品牌设计图等具有传播属性的图片和海报往往需要大量匹配的素材图,这是设计行业中的常识之一。“不仅需要与产品相契合的辅助元素,还可能会涉及到空景等一些背景图。”
大福进一步解释道,“对于设计师而言,这其实是工作流程中非常耗费时间精力的一个步骤。如果完全依赖人工的话,这些素材图不仅需要设计、搭建、拍摄,对于商业设计而言,时间和成本并不小。”
而AI工具可以根据提示关键词进行精准设计,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些步骤的优化意味着,我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精细化设计中。”
不过,在AIGC工具重塑工作流程的另一面,AIGC的发展和普及也不可避免地对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发起了冲击,出现了AI技术与社会发展相互推进却又彼此对立的情景。
比如,ai绘画一方面确实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重塑了产业发展活力。但是,在另一方面,设计师和原画师对于AI绘画的抵触声音从未减弱,“缝合怪”、“尸块拼接”等叙事话语中也隐藏着人类对自身不可替代性价值的捍卫。大福坦言,直至现在,她依然坚定认为AI绘画工具存在着版权问题。
但是,AIGC技术已经在工作流中先发制人,成为了不可逆转的风向。迷茫的打工人在抵抗情绪与硬性要求之间几番挣扎,如何化解这番分裂情绪正是对打工人适应能力的一次“大考”。